评论 | 扛起责任、加速创新,“碳中和”使命必达!
邂逅 · 1876 期 · 4767 篇
扛起责任、加速创新,
“碳中和”使命必达!
本报评论员
旦旦信誓,一诺千金!今年年初,中国宝武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。宣告: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,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,2025年具备减碳30%工艺技术能力,2035年力争减碳30%,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。这是“双碳”时代中国宝武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,是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钢铁行业发展前行的铮铮誓言。
时光荏苒,使命催征。力争用20多年时间,在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碳中和,时间节点紧密相连、任务目标环环相扣。这是一场对中国宝武管理智慧和能力的大考,迈过去将引领钢铁工业走出一片面向未来的海阔天空。前景光明,道路艰险,要求全体宝武人有敢打硬仗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,有全力以赴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和韧性。
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是正式迈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步,也是当前“双碳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万事开头难,必谋定而后动。这张路线图将给出碳中和在中国宝武落地的“道”与“术”,明确战略、战术和方向、路径,事关全局、意义重大。画好这张图,前提是回答好什么是钢铁工业的碳中和。8月,中国宝武召开碳中和推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,明确指出,碳中和不是零碳。不是不产生二氧化碳,而是追求减少碳排放乃至消灭碳排放,实现最大限度的碳循环利用。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“收支相抵”,通过循环利用实现中和效应,抵消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。“实现最大限度的碳循环利用”为中国宝武今后的碳达峰碳中和找准了努力的方向,提供了根本的方法。
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是中国宝武打响“双碳”工作的第一场硬仗,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在今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实施限产的大背景下,在低碳冶金颠覆性创新技术尚未成熟和大规模应用之前,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不增长,并逐步降低,时间紧迫、任务艰巨。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。欲速成,进本退末。中国宝武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陈德荣多次强调,以追求“极致”效率破题,实现碳达峰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。
追求极致,要敢于打破传统,去除冶炼过程中的“活套”。改革开放40多年,中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一半,主要依靠技术、管理进步,主工艺流程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。作减法,尽可能去除传统流程的中间环节势在必行。这就是去除“活套”。比如,新余钢厂新建的高炉,出铁口在炼钢厂里;昆钢红钢高线实现连铸直轧技术改造,连铸出坯后不经加热炉,直接进入轧线轧制成品……今天,随着现场装备可靠性稳定性的提高、管理工艺水平的提升,以及企业的联合重组,钢铁行业在变,中国宝武也在变。天变道术变,墨守成规无路可走,创新求变天高地阔。打破原有思维定式,对产线进行全面梳理、应改尽改,去除铁水包、鱼雷罐、钢包这些层层“活套”,让长流程生产短流程化是必行之举,必将释放出效率提升的巨大空间和潜能。
追求极致,要立足现场创新,提高单位产线的生产效率。钢铁行业实施限产后一些产线关停,倒逼运行产线改善生产方式,缩短冶炼周期,极致提升热效率,降低吨钢能耗。借助大数据、互联网、5G等新手段,今年全球第一台SmartTPC(灵巧鱼雷车)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上线运行,创造出“需要才拉、满罐即走”的单罐运行极致效率。当前,铁钢界面的智能化,带动思维、管理、技术的全面创新,那些过去“不敢想”的目标会一个个实现,立足现场、敢于挑战,每一条产线、每一个炉子就能创造奇迹,就能成就中国宝武冶炼效率提升的更大奇迹。
追求极致,要坚持对标找差,大力开展产线间劳动竞赛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搞竞赛、推出排行榜、树立标杆典范、与考核评价挂钩,激发起最基层最广泛的参与热情,小到杜绝跑冒滴漏,大到科研创新技术攻关,让更多的冠军产线、冠军炉在竞技场上脱颖而出,形成千帆竞发争先创优、追求极致的浓厚氛围,聚众力汇众智上下同欲为“碳达峰”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大鹏之动,非一羽之轻也;骐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。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中国宝武“一基五元”捏成拳头集中发力、共同成就。
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,推动钢铁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。“双碳”时代,钢铁生产将经历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变革。中国宝武作为全球钢铁业的老大,必须引导、引领、主导这场变革。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颠覆性创新,对钢铁业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和机遇,抓住了做好了,中国宝武才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示范企业。当下,我们已经开展百万吨级短流程示范项目的可研,并对传统高炉长流程低碳冶金进行积极尝试。宝钢股份湛江钢铁着手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氢基竖炉工艺;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成功实现了第二阶段50%富氧率目标,正向更高的低碳绿色冶炼目标——富氢碳循环纯氧高炉迈进,这将为传统高炉低碳冶炼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。我们要发挥集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,调集集团内外优势资源,全力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。各钢铁基地也要积极探索实践符合各自实际的工艺技术创新路线,于细微处,由点带面,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从大到小全面开花,推动中国宝武的冶炼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,最大限度实现碳的循环利用。
实现低碳发展,需要多元产业的协同共进。碳减排是当前最重要的风口,谁抢占了先机,谁就获得发展的主动。集团内每家子公司,无论从事哪个产业、所处哪个行业,都要与碳减排深度勾连融合。资环业应运而生、密切相关自不用说;智慧业已深度介入碳减排工程、低碳冶金装备、信息化服务等,碳减排已经成为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;新材业制造使用的铝镁钛等轻金属、碳纤维材料,是未来碳减排重要的发展方向;产融业探索绿色金融,利用基金、信托、证券等金融工具助推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;园区业要将绿色、低碳元素深植在每一个产业园区。可喜的是,对碳减排的先知先觉,让“一基五元”中的一些子公司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,在专业化整合的过程中培育出相应的能力,为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研发、工程化、产业化,到最后落地,形成了强大的支撑。必须强调的是,在中国宝武的碳中和从来不是一家公司、一个产业的单打独斗,五元产业与钢铁业、五元产业之间要形成相互支撑、互为市场、彼此反哺之势,打造全集团推进碳中和的强大合力,带动整个产业链、生态圈走在全社会碳减排的最前端。
2021年到2050年,弹指一挥间。从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之时起,中国宝武的碳中和工作就进入了倒计时。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!我们要完善碳中和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,确保低碳冶金路线图发布后,各项工作责任有效分解、落实到位、扎实推进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,对内加强员工培训,上下同欲形成共识;对外大力宣传,提升行业美誉度,树立良好的社会、品牌形象,提升行业自信、企业自信、职业自信。我们要构建开放的碳中和创新体系,与全球同行组建低碳冶金创新联盟,共创共享低碳创新成果,改善环境,造福全人类。
守护绿水青山,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是中国宝武作为国之重器应有的担当;率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宝武作为行业引领者肩负的使命。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对中国宝武碳达峰碳减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,勉励我们扛起责任,加快技术创新,坚定不移走出绿色发展之路。
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!时代呼唤创造者、引领者,使命与机遇当前,我们只有下定决心、排除万难,撸起袖子使命必达,才能兑现对国家的承诺和责任,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作出卓越贡献,才能无愧于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称号,成为世界一流的伟大企业!
编辑:徐晨杰
图片:素材库
出品:中国宝武融媒体中心